中小学流行“孵小鸡”,别变成又一个“养蚕”式的任务

来源: 光明时评 2019-06-04

孵小鸡.jpg


    这段时间,杭州不少中小学校园内出现了小鸡、小鸭、小鸟、小马等可爱的小动物,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原来,现在学校生命教育课堂最普遍的一个方式就是孵小鸡。随之而来,孵蛋器、受精蛋等必备工具,最近成了网上热销产品。不仅如此,“孵小鸡”出现在了校园里,还被孩子们带到家里,于是家长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快乐与烦恼”。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还记得当年养过的蚕宝宝吗?还记得一到春天,家长们被桑叶所支配的恐惧吗?同样是学校课堂的一部分,养蚕被认为是观察生命周期的好案例。因此,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学生在家养一些蚕。但是,城市本来就不是适合养蚕的地方,小学生们齐养蚕,带来的结果就是家长满城找桑叶的“血泪史”,以及路边桑树被“扒光”的尴尬。由此而引发的吐槽,几乎每年都要占据一波热搜。


    那么,难道这一次要轮到“孵小鸡”了?令人安慰的是,这股“孵小鸡”的风潮暂时还没有达到养蚕的“高度”,并没有要求每个学生家庭都养,只是学校组织集中饲养,有兴趣的学生带回家养而已。实际上,无论是养蚕还是孵小鸡,确实都是很好的观察生命的方式。我们国家的生命教育相对比较薄弱,饲养动物能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物种的生长发育过程,还能培养爱心和责任感,不失为一种活泼有趣的教育方式。


    但是,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应该是尊重生命。在决定要饲养某一种动物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对这一动物负责。因为饲养动物并不是没有门槛的,假如既没有必要的饲养技能,又没有适合的食物、生活环境,仅仅是因为教学任务而养,实际上是对生命不负责任。这样的生命教育,恐怕有违教育初心。因此,就如同领养宠物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样,下达饲养动物的教学任务,也应该有必要的谨慎。


    养蚕之所以引发无数吐槽,就是因为它从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变成了一刀切的教学任务,从学校课堂教育变成了“家庭作业”。不管会不会、能不能,都一律要求养,这样的任务很容易变成形式主义。所以本应由“爱”出发,最后却由“愁”结束。孵小鸡也是同样的道理。由学校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养是相对可控的过程,因为相关课程的老师拥有较多养殖知识,更了解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相应理念,学校也有较多场地供小鸡们活动。但是,一旦变成一刀切的任务,要求每个家庭必须养,引发的问题势必比养蚕还要多。


    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往往会忽略饲养小动物的技能要求,忘了它们也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精心照料,似乎给点食物它们就能像野草那样长大。其实,哪有那么简单呢?怀着这种想法开始养的,大多从“观察生命”直接过渡到了“观察死亡”,生命教育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尴尬。


    其实,教育的形式本可以丰富多彩。夏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处处可以作为教育素材。养蚕也好,孵小鸡也好,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活动,并没有什么错,只是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完全可以因时因地制宜,灵活设计。一旦饲养某种动物变成硬性任务,可以预见应付交差的形式主义必然会伴随而来。(光明时评 文/土土绒,媒体评论员)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