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为什么头晕头痛?“吴一手”解密中医手法

作者: 李烈 【 转载 】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1-04-14

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所吴子明教授.jpg

北京广播电视报.jpg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所吴子明教授


图文/ 李 烈


    中国中医科学院吴子明教授,著名骨伤科专家,中央保医。早年师从陈正光、杜自明等著名骨伤科专家,中医骨伤科科研、教学、医疗工作40余年。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结合现代医学,运用传统手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多种骨关节疑难病,疗效显著,自成一家。自制小针刀一次性根治“弹响指”、顽固性肩肘痛,为国内一绝。获马来西亚吉打州政府授予“仁心仁术”荣誉匾牌,患者称“他有一双神奇的手”。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应读者要求,笔者4月7日星期四专访吴教授。


    颈椎为什么会生病?

    外伤劳损是主因


    据吴子明教授介绍,西医颈椎病也称颈椎综合征,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通常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性颈椎病五类。重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视野缺损、上肢麻木疼痛,颈部肌肉痉挛僵硬、活动受限,双肩发沉、肩部酸痛胀痛等。中老年人常见多发,据有关统计,全国约有7%—10%的人患病,东北、华北高于长江以南地区。50岁左右的人约占25%,60岁约50%,70岁接近100%。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不断提前,整体发病率达15%,患者中40岁以下人数过半,年龄最小的约两岁,中小学生的发病率急速上升,长期伏案工作者发病率飙升。


    导致颈椎病高发的原因,除了家族遗传倾向外,早期的头颈部外伤约占髓型颈椎病的50%。其次是颈部劳损。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用电脑、驾车、睡软床等,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过度疲劳加速了颈、腰椎疾病的发生;三是不良姿势或习惯。如喜欢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着睡觉、车上睡觉等易出现颈部损伤;四是慢性感染。如咽喉炎、牙周炎、中耳炎等;五是外感风寒湿。外界风寒湿等侵袭使经脉闭阻,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六是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如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


    颈椎病可以引发很多并发症,像吞咽障碍、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胸部疼痛、高血压、视觉障碍、中风、顽固失眠、神经衰弱、反复发作性头晕、严重记忆力下降、颈部僵硬不能转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上肢疼痛无力、下肢瘫痪、手脚麻木、猝倒、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耳鸣耳聋等。


    颈椎病头晕头痛为什么?

    颈椎错位压迫神经血管


    吴教授说,一般颈椎病不会引起头痛,但当颈椎病累及颈部肌群,引起颈部肌肉持久痉挛性收缩,导致肌肉的血流循环障碍,一些游离出的致病物质会引起头痛。病变刺激、压迫或牵拉头部头痛敏感组织,或压迫损伤第一、二、三对颈神经,疼痛通过延髓或脊髓三叉神经核的反射作用放射至头部,或压迫椎动脉四周的交感神经丛或其它交感神经,颈椎—基底动脉系统或颅内外动脉舒缩障碍,颈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等均可产生头痛,且头痛、眩晕会同时存在。


    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症,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神经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属周围性眩晕症,一般无意识障碍。但部分病人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病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椎动脉的分支动脉供给枕大神经血液,椎动脉痉挛可引起枕大神经缺血,头出现间歇性跳痛,从后颈部一侧向枕部及半侧头部放射,并有灼热感,少数病人摸及头部即感疼痛。另外,副神经周围支配的斜方肌根性病变或外伤可引起斜方肌痉挛,从斜方肌穿出的枕大神经支受到挤压产生疼痛。


    环椎或枢椎发生移位时刺激枕大神经诱发头痛,常常被忽略。一般上肢前期痛后期麻,炎症期疼痛,后期疼痛等消失就转为麻木。吴教授看的病人大多是颈椎病后期,环枢关节病最多。严重的骨质增生、颈椎脱位,当颈椎旋转超过45度,颈椎两侧的椎动脉受挤压,马上就有晕的现象,动脉受挤压后供血就差,就会因供血不足而疼痛、眩晕。


    中医怎样治颈椎病?

    恢复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


    吴教授说,中医学虽无“颈椎病”病名,但“痹证”、“项强”、“项筋急”和“项肩痛”等论述中有关于颈椎病的内容,《张氏医通》说:“气逆挟脊而上,致肩背痛,……或观书对襄久坐致脊背痛”;《伤寒论》中说:“项背强几几,……桂枝葛根汤主之”。


    中医学认为颈、肩、臂痛等症基本属痹证,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等为病因,头晕、目眩等与痰浊、肝风、虚损有关。要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辨证;注重肝、脾、肾等内脏的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的有机结合,注重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分型辩证施治。并形成了手法、药物、针灸等一整套的疗法,根据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内、外并重,不仅注重局部的整复错位、松弛肌肉、伸展筋脉,而且更注重疏通经络、调节内脏的整体功能。吴教授独具一格的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成为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绝活”。


    颈椎病治疗的根本原则,是恢复颈椎原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和功能,一些轻度颈椎病患者主要是颈椎和肩背痛,通过姿势调整,适当休息以及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能够恢复。中度的通过药物止痛、消炎等,加上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能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促进血液淋巴循环,也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恢复颈椎正常功能。牵引也不能让颈椎复位,甚至有拉直颈椎生理弯曲的弊端。重症患者多是一些混合型病人,最重的是脊髓型,一般是四肢发麻,躯干像捆绑,有的患者搞不清楚是哪个地方的病,只知道头痛、头晕。吴教授治疗的多是些多次就医没治好的重症患者,中医手法不仅松解肌肉组织,解除粘连,而且可以让椎体复位,是目前治疗颈椎病首选的疗法。


    手法治疗秘诀在哪?

    找准病位把握力度最关键


    吴教授谈到手法治疗时说,单纯吃药仅能消炎缓解疼痛,环枢关节脱位压迫血管和神经引起的颈椎病,如果不解除致病因,也就是病根,吃再多的药也无效。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颈部位神经血管非常密集,手术风险大,甚至引起严重的后遗症。中药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但不能使关节复位,采用中医手法复位,缓解疲劳,再配合中药调理,效果会更好,且没有副作用,不需打针,仅凭双手或简单器械,在患者发病部位施以不同的手法即可。


    吴教授特别提醒,治疗颈椎环枢关节脱位一定要方法正确,随意、盲目、错误的推拿按摩有害,尤其重力按摩。如果带有损伤地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揉,即使力度不大也会造成相应肌肉组织的损伤或加重,因此一定要掌握好力度和时机。扳法也应谨慎使用,若专业水平不高,对禁忌症不清,盲目勉力给患者施术,可能会造成高位截瘫,甚至死亡。若对椎动脉型病人错误使用扳法可能导致病人当场晕厥。同时强调实施手法前,还必须注意其它合并症,若颈椎病伴有骨折、骨关节结构紊乱、骨关节炎,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骨结核、骨肿瘤等,应慎用扳法。若合并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也应注意手法操作的力度不宜过重。颈椎病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不宜推拿,否则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


    一个北京东城的患者张大妈,患颈椎病伴肩周炎多年,头晕、头痛、不想吃饭,手臂上举困难,吃饭不能拿筷子,上厕所不能提裤子束腰带,晚上疼痛更厉害,夜里睡不着觉。吴教授首先用手法解除肌腱粘连,配合汤药,手法治疗2-3次疼痛减轻,5-6次后手臂就能自如活动了。北京海淀的王老大,脑袋疼的受不了,无法工作,思维、食欲、睡眠均受影响,也不知什么原因,吃止痛药也不不管事,经吴教授手摸检查发现有颈椎半脱位征象,于是让他拍了一张正面张口位的X光片,进一步确诊并找到准确病位,立即实施手法,当时疼痛减轻,两次手法,头就不疼了。一位山东临沂的患者张先生,颈椎病疼了3年,看了十几个大夫,吃了数不清的药,就是不好,有的建议住院手术,千里求医,经吴教授手法治疗,配合草药黄芪、桂枝、芍药等随症加减,活血化瘀,约一个月好了。


    (文章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颈椎病为什么头晕头痛?“吴一手”解密中医手法——访吴子明》 2011年4月14日 北京广播电视报第15期 健康双行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脊柱健康中心 脊柱矫正 咨询电话:15311449806

0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