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文体与批评的有效性

来源: 中国作家网 2019-09-15

文学批评.jpg


  文学批评文体的相对驳杂


  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大疆域各有侧重又互为关联。前二者的学理性不言而喻,其“文体”相对稳定相对成熟。作为针对当下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发言的文学批评,因批评主体成员的广杂、批评对象的当下性,其文体问题就显得突出一些。时下对文学批评的某些不满,称某些批评不像批评,即包含对批评文体的困惑和质疑。


  比如,过度阐释式批评。有的批评文章通篇是概念的演绎,新名词狂轰滥炸,对作品涉猎甚少,过度的“跨文本”分析淹没了批评,对文本价值过度阐释,或者干脆就是借文本谈理论,文风生涩、高冷,枯燥乏味。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再比如借此言彼式批评。借文学所涉及的社会现象,抛开文学之虚构、审美、语言艺术这些核心要素,对与文本相关的社会问题发言。本来,借文学谈社会也是文学批评之一种,俗称文学社会学批评。但可能产生的弊端有三。一是社会学识见并未超出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哲学的既有成果,既未阐发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价值,亦未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研究有所贡献。二是把虚构的文学故事与社会真实混为一谈,论据缺乏可靠性。三是忽略了对文学自身探讨,逸出了文学批评院落之外。


  这两种批评的共同问题是,看似学术性强学究气浓,其实言不及物,不及文学之物,于作家提升创造力和文学爱好者增强审美理解力毫无助益。


  又比如个人感想式批评。眼里无大师,心中无经典,不顾及中外优秀文学之伟大遗产,甚至缺乏基本的文学常识,仅凭个人好恶、个人的审美趣味品评创作现象、臧否作品高低,随意性很大,难有说服力。


  上述诸种批评,显现在文体上的缺憾明显,或生涩难懂、或呆头呆脑、或不知轻重。文学批评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对之不理解、不满意,情有可原。


  应该说,文学批评的文体问题早已有之,于今为甚。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其一,文学研究界对批评文体轻慢已久,在多媒体时代更甚。鲜有对批评理论包括文体理论的深入探究,以至于批评文体这一概念的含义含混不清。在当代学术史上,有好几种文学批评史的专著,更有不少从事文学批评的评论家活跃在各个时期的文坛,但学理深厚、令人信服的关于文学批评自身的理论研究成果似不多见,对批评文体的专门探讨更是凤毛麟角。似乎文学批评无需专门学识,谁都可以挥鞭弄斧,无师自通,想批评谁就批评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批评文体不在话下,不当个问题。尤其在纸媒电媒空前发达的当下,表达空间扩大带来批评空间扩大,批评门槛降低,批评文章良莠不齐,批评文体更加随便。


  其二,当下学术体制的限制。文学批评的主要力量在高等院校,重厚实的学术成果轻当下批评乃大学通病。评论不算学问、不算大学问是高校不成文之规。各级社科类项目和奖励更是难以惠顾到时评时论。许多文学批评文章发表在创作类报刊上,无引无注,字数有限,在高校不算“成果”,倍受轻视。在创作界和学术界广有影响的《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等,由于所发评论与高校的所谓学术规范有异,不被作为晋升“硬件”指标。一个大学教师即使在《文艺报》发一百篇评论也评不上副教授。在大学学报上发几篇有引文有注释的“学术”文章才是硬指标。所以在高校几乎没有专门的文学批评从业者,治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写恢宏史书是正道,文学批评是“副业”、“余墨”。即使是在文坛十分活跃的高校批评家,他们的教授头街都不是靠批评文章支撑的,而是用史论换来的。孰重孰轻,已被学术体制限定。在如此学术环境下,批评界疏于文体经营十分自然。


  其三,文学批评队伍广杂,难以达成批评文体共识。除大学教授外,作协系统有专职评论家,新闻媒体、文学爱好者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力量。学院派重理论阐释,作协派重前沿跟踪,传媒专注于热点事件,文学爱好者表达个人喜好,自说自话。其批评文体亦是五花八门,差异很大。当下文学批评文体相对驳杂,因此,强化、重塑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十分必要。


  重塑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


  针对某些以文学理论、文学史研究为主业者兼及文学批评时对批评文体特质注意不够,针对某些专业非专业评论家文体意识薄弱的现状,因此有必要提出强化和重塑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问题。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文学批评的作用,增强文学批评的权威性。


  所谓文体,即文本的整体状貌。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可谓文备众体。譬如题要、论文、随笔、点评、选本、诗话、诗论、书牍等,都体现出一种自由性言说的诗性表达。近现代以来,鲁迅的杂文体、章太炎的逻辑体、茅盾的社会剖析体、李健吾、沈从文的印象鉴赏体等在文坛上争奇斗艳。文学批评的文类可以是多样化的。论文体、随笔体、对话体、点评体皆是常见文体。论文体理所当然是文学批评的主要文体,以学理服人是其基本要求。学理应建立在对中外文学史实的熟稔和对文学基本理论的切实把握基础上,需要尊重审美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把理说透、把话说顺。切忌云里雾里出声、板起面孔训人,吓倒作者、唬跑读者。随笔体亲切随意,在娓娓细语中有批评家的独特感悟和细致分析,当然有学理支撑,但已化为血肉相联的审美表达,不求全面专深,但有真切透视。对话体常见于作家与评论家、作家与读者、作家与编辑的一对一交流沟通,或分析创作道路,或阐述某一新作,或对某一文学现象尤其是文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当下性、现场感强。点评体常用于对某一新作名作的即时即兴的评议中,更适合给文学爱好者阅读,以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


  文学创作是对审美价值的创造,文学批评是对作家精神劳动产品的价值评判。批评家应有学术良知和学术理性,对所评对象的价值高低作出清晰的描述和准确的判断。文学批评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的价值就在于揭示文学作为文学的独特性质和价值,在于其人性探寻和审美创造的价值。文学评论的难点在于,它本身是学理性工作,评判的恰恰是最感性的文学创造,理性思辨力要与文学感悟力的融合。作家可以自由地随心所欲地虚构创造,但评论家一定得审慎地思考和表达。他当然可以发表不同看法,但在感性的喜好之上要有理性的辨析。虽说文学批评的文类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对当下文学现象、作家作品作出审美判断仍是其基本的文体要求。在这方面,出色的评论家实不多见。


  批评是一种理性活动,批评家要依据一定的观点方法进行评判。无学识则无服人的批评。如果批评失去学理支撑或学理性不强,就不能揭示作家作品的独特价值和优劣得失,就没有说服力也就没有效力。


  无论什么体,要及物、要在场,有审美判断理想的批评文体应该是以学理为本,尊重审美、表达通畅、形式多样的。


  提高文学批评的有效性


  提高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是近几年圈内外的强烈呼声。这倒不是因为今日的文学批评倒退了,或成绩不大,我个人觉得,新世纪有一批出色的批评家和批评文本。但高科技时代众声喧哗,文学评论平台也多极化,评论的声音很容易被淹没,因而这种呼声含有批评的“焦虑”因素。


  提高文学批评有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做综合性的工作。在我看来,至少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优化批评环境。真正意义上的批评,源于批评者个人的真诚信念、文化良知和发自内心的对历史、对文化、对民族、对人类的使命感责任感。在一个充满审美差异的艺术伊甸园里,批评家尽的是浇灌沃土、培育花朵、剪除杂草、驱逐蚊虫之责。文学批评活动是针对差异、贬斥恶俗、弘扬优良传统、追求真美的活动。这种活动同时在两个向度上展开:针对创造主体,它要把握其优劣,帮助作家创造更好的作品;针对欣赏主体,它要阐释其高低,提升读者的审美品味。批评家不是数量统计学家,而是价值评判家。多元不等于无原则放任,共存并不意味着无高低评判;宽容不等于庇护缺点;和谐不是和稀泥、不是一团和气。在一般读者和大众媒体对某些作品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正需要批评家大显身手。严肃的、理性的批评家应该举起左手来指出作家的特点包括缺点,还应该举起右手指导和提升读者的审美趣味。给批评家自由自主的权力,尊重批评家的独立劳动,不恶意揣测批评家的批评动机,形成批评家大胆批评、敢言直言的批评风气。即使批评有争议有失误,也要善意理解、充分尊重。


  二是壮大批评家队伍。中国目前作协各级会员近10万,还有大量非会员作家如网络写手、自由撰稿人,但稍有名气的专业评论家只有区区几百人。想想一个“连”要应对一个“集团军”,便可知他们是怎样的无助,纵有火眼金睛、三头六臂,也完全处于劣势。评论家的声音低且弱的状况亟待改变。


  三是提升批评家素养。要充分认识到文学批评是一种专业的有难度的学术分工,它要求批评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学理训练。表现在对中外优秀文学经典的熟悉和认知,对文学基本理论问题和批评方法的深入钻研与把握。批评家不一定要对文学基本理论有原创性的贡献,但应广泛吸收既有的、公认的理论成果,加之对文学创作的敏锐观察,才能对当下发言。


  四是强化文学批评文体意识。文无定法,文无定体。强化和重建批评文体,一方面是指批评家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从事批评活动,另一方面是说批评家在进行具体的批评实践时要找到并熟练驾驭适合于具体批评对象的批评文体。在精神消费多样化、文学创作边缘化、文学批评更加边缘化且批评文体驳杂、批评文体意识薄弱的当下,强化和重建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是切实提高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一般读者和大众媒体对某些作品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正是批评家大显身手的时候。强化批评家的文体意识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其基本原则是:心态自由、文体适当、及物在场、尊重审美、把理说透。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