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红叶映朝霞,枝叶药用价值大

2017-05-04

香山红叶1.jpg


    红叶很美,人们大多注意了它的观赏性,而忽略了它更大的价值,它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对人体起多方面的保健作用。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别名红叶、红叶黄栌、黄道栌、黄溜子、黄龙头、黄栌材、黄栌柴、黄栌会等,是中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叶片秋季变红,鲜艳夺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就是黄栌树种。适宜丛植在园林中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于其它树群,尤其是常绿树群中。黄栌的不孕花的花梗,花后久留不落,在枝头呈粉红色羽毛状,形成似云似雾的景观;黄栌也是良好的造林树种。黄栌性喜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宜植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 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秋季当昼夜温差大于10℃时,叶色变红。


    名称:黄栌 

  别名:黄道栌、黄栌材、栌木、月亮柴。

  科名:漆树科 

  属名:黄栌属 

  性味:味苦,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二经。 

  功效:清热解毒,除烦热。 

  主治:治黄疸,酒精中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来源:黄栌为双子叶植物药漆树科植物黄栌的木材。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圆形,高可达3-5m,木质部黄色,树汁有异味;单叶互生,叶片全缘或具齿,叶柄细,无托叶,叶倒卵形或卵圆形。圆锥花序疏松、顶生,花小、杂性,仅少数发育;不育花的花梗花后伸长,被羽状长柔毛,宿存;苞片披针形,早落;花萼5裂,宿存,裂片披针形:花瓣5枚,长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度为花萼大小的2倍;雄蕊5枚,着生于环状花盘的下部,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型,偏斜,1室1胚珠;花柱3枚,分离,侧生而短,柱头小而退化。核果小,干燥,肾形扁平,绿色,侧面中部具残存花柱;外果皮薄,具脉纹,不开裂;内果皮角质;种子肾形,无胚乳。花期5-6月,果期7~8月。


    原生形态


    1、光叶黄桥。落叶灌木,高2-4m。树皮暗灰色,鳞片状;小枝灰色,生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短;叶片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cm,宽2.5-6cm,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或尤其叶背显着被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圆锥花序,被柔毛;花杂性,径约3mm;花梗长7-10mm;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2mm,宽约0.8mm;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mm,宽约1mm,无毛;雄蕊5,长约1.5mm,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径约0.5mm,花柱3,分离,不等长,果肾形,长约4.5mm,宽约2.5mm,无毛。小坚果,扁肾形,不育花梗残存,成紫色细长羽毛状。

  2、毛叶黄栌。叶多为阔椭圆形、稀圆形,叶背尤其沿脉上和叶柄密被柔毛;花序无毛或近无毛而与光叶黄栌相区别。花期4-5月,果期9-10月。


香山红叶2.jpg

黄栌叶.资料图


    生长习性


    黄栌耐半阴,耐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但不耐水湿。生长迅速,萌蘖力强。栽培技术用种子、分株和扦插繁殖。种子繁殖:6-7月果实成熟时采种,经湿沙贮藏40-50d后播种。幼苗抗寒力较差,入冬前需覆盖树叶和草秸防寒。也可在采种后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种。分株繁殖:春季发芽前,选树干外围生长好的根蘖苗,连须根掘起,栽入圃地育苗,然后定植。扦插繁殖:春季用硬枝插,需搭塑料拱棚,保温保湿。生长季节在喷雾条件下,用带叶嫩枝插,用4×10-4-5×10-4吲哚丁酸处理剪口,30d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后停止喷雾,待须根生长时移栽,成活率较高。田间管理移栽时对树冠枝条适当剪短,以减少蒸发,利于成活。一般在春季发芽前移栽为宜。生长季节追施有机肥2-3次,促苗健壮生长。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西南、华北和浙江;南欧、叙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亦产。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1620m的向阳山坡林中。2.生于海拔800-1500m的向阳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等地。2.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


    黄栌中药化学成分:木材含硫黄菊素(Sulfuretin)及其葡萄糖甙,又含杨梅树皮素(Myricetin)及没食子酸(Gallicacid)等鞣质成分。另有谓木材(带皮,树龄20年)含鞣质6.54%。叶含鞣质,主成为三没食子酰葡萄糖(trigalloylglucose);又含没食子酸、杨梅树甙(myricitin)、杨梅树素(myricetin)、异檞皮素、山柰素。另含挥发油,油中含香叶烯(myrcene)、α-蒎烯、莰烯、芳樟醇及萜品醇等。树干含鞣质、漆树素(fisetin)及二氢漆树素。


    药理作用


    从黄栌的叶中所获得的总黄酮甙制剂,口服80~160毫克/公斤有抗炎作用,对大鼠、小鼠的甲醛性脚爪浮肿有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并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对鸡蛋白性水肿无效。此外因含鞣质故有收敛、抗菌作用,可外用治创伤;亦可内服以治胃肠炎等。


    用功能作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除烦热,主治黄疸、酒精中毒。

    1、根茎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无黄疸肝炎,麻疹不出;

    2、枝叶能清湿热、镇痛疼、活血化瘀,可抗凝血、溶血栓、抗疲劳,具有抗菌消炎、退热消肿等功效,可治疗感冒、齿龈炎、高血压等病症,对黄疸型肝炎具有不错的疗效,也可用于丹毒、漆疮。 

    《本草拾遗》记载,除烦热,解酒疸,目黄,水煮服之。

    《日华子本草》记载,洗汤、火、漆疮及赤眼。


  史料考证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甚有之。叶圆木黄,可染黄色。” (东方红星 文/李烈)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